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否合理的问题,以下是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不同意。旧时用假借、利用赵普的政绩来宣传、鼓励模仿者学习儒家思想
据考,此话乃儒家学派的精心杜撰和极力宣扬下,酝酿而出“半部《论语》治天下”。据新儒家称,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大不了事,任何书籍都是被篡改过的,这只能怪有些愚昧之人,起了贪心,想从儒家经典这里捞取什么别的好处,结果自己有眼无珠砸了自己脚。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1200年)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未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查《宋史·赵普传》,根本没有提及此事,其中与《论语》相关的文字仅仅有:“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第二、像“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惊世骇俗的典故,假若属实的话,《宋史·赵普传》就理应提及。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宋朝宰相张普子仪说“论语治天下”对吗?为什么?
1.当然错误。赵普能力高超,不可能紧靠半部《论语》的知识治理万里江山。2.“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1200年)谢世之后,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未详)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另外南宋人罗大经(约1196-1252年)在其所撰《鹤林玉露》中有这样的记载:“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个记载说明《论语》在当时“为儿童之书”,当过私塾先生的赵普自然熟悉。罗大经在此比林駧在《儒吏》中所记载的话,除了前半句的文字有所不同外,还多了后半句“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并且说明了具体时间,是“赵普再相”后,听到人们说赵普所读的书就只有《论语》,于是宋太宗就此问赵普,赵普毫不隐瞒,并说出上面的话。
3.辅佐皇帝,统一十国,北抗辽帝国,需要大量军事、政治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技巧,运筹能力,紧靠儿童读物当然做不到。这种讲法仅供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