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黄帝陵什么时候建的的问题,以下是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何时修建并祭祀黄帝陵?
我们中华民族的祭祀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祭祀黄帝的活动。据相关史料记载,战国初期,公元前422年,恢复祭祀黄帝。这是历史上轩辕黄帝第一次从神的地位变成了人类的祖先。
秦统一六国后,开始大规模修建黄帝陵园。同时规定天子的坟墓都称为“墓”,普通人的坟墓都称为“墓”。黄帝陵古称桥陵。这是因为何炬河从西向东呈半圆形环绕这座山。东有河流,西有河流,就像水从山的底部流过一样,所以这座山被命名为乔杉。陵墓以山命名,名为桥陵。通往黄帝陵的神道,也叫灯道,是用石头铺成的。登势路有229级台阶,长250米,宽2.53米。途中有4个弯道,26个不同面积的站台。登势路两侧有1.08米高的护栏,370个1.34米高的柱头上雕刻着各种形状的石雕。改建后,登势路由灵岛和神道组成,全长455米,宽5米,其中灵岛路长260米,慎到路长195米。全部用花岗岩条铺成。石灯岛是通过形状打破的方式建造的,意为连接和曲线不偏离直线,共有277级台阶。
陵道两旁,翠柏参天,翠色悠长。灵岛尽头,是灵渠。在陵墓区周围,沿着山体,有一望无际的蓝色砖墙,高1.6米,漆成红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伟大。墙是红椽绿瓦,古色古香。围场前有祭祀亭,飞檐上翘。陵园区由5000块大河卵石铺砌而成,巧妙地象征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
轩辕桥位于黄帝陵北端,桥宽8.6m,长66m,高6.15m,全桥9跨,其中石梁121跨。桥面有护栏,栏杆上都刻有古典图案。桥山上的古柏,倒映在池中,与白云蓝天相得益彰,为黄帝陵增添了无限灵气。轩辕桥的北端是卫龙路,有95级台阶,象征着黄帝“九五”的无上意义。
北面是程心馆。五个房间宽。走进一个房间。此时,祭祀官员必须盛装,静下心来,才能进入正殿祭祀。再往北是碑亭,五间宽一间深,屋顶是卷起来的。亭内有“黄帝陵纪念”和“黄帝陵”石碑。
在轩辕庙里,一块约一米见方的青石上,标着黄帝的脚印。凡是来黄帝陵祭祖的,几乎都是去轩辕庙看一看黄帝的足迹。还有一个关于黄帝脚印的故事:相传黄帝时期,没有衣服帽子鞋袜。人们要么用树叶遮住身体,要么用兽皮裹住腰部。黄帝和其他人一样,腰缠兽皮,赤着脚,常年周游列国,造福百姓。每年冬天天寒地冻,黄帝出门跑步都要赤脚。后来有人给黄帝做了一双木屐。虽然比光脚走路好多了,但是行动起来有些不方便。当他外出巡逻或在山里打猎时,他仍然不能穿它们。
有一年冬天,黄帝外出回来,脚冻烂了。穿木屐不方便,于是黄帝身边一个叫苏雀的人偷偷用麻布给黄帝缝了一个布筒。黄帝在脚上试了试,脚太短根本穿不上。即便如此,黄帝也不介意,还称赞了素雀的创造精神,但素雀很难过。一天,苏雀去河边打水,发现黄帝曾独自从河滩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苏雀仔细一看,心里一亮。原来黄帝的脚特别大。如果顺着脚印走,鞋子也不会小。于是朱雀运完水,拿了一把石刀,在黄帝脚印周围的泥土上画了一个正方形的格子,晾干,带回家,放在石板上,然后按照大小做了一双以软木为底,麻布为帮的高统靴。黄帝试穿后,觉得很满意。他非常珍惜这双靴子,平时都不想穿。他只在遇到节日或举行庆祝晚会时才穿它们。这块石板被保存了下来。
黄帝陵简介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名人祭祀黄帝的地方。历史上最早的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公元前422年),秦灵公“任舞阳祀黄帝”。自汉武帝元丰元年(前110年)率18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乔杉就是历代举行大祭祀的地方,保存着从汉代到现在的各种文物。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从孔孟的文章和他们与学生对话的语录中已经得到证实。据《吕氏春秋》、《随葬品》、《七国考》、《山海经》等古史记载,“墓中立墓”制度始于秦。
黄帝陵园始建于秦朝。秦统一六国后,还规定天子的墓都叫“墓”,庶人的墓都叫“墓”。汉代还规定天子墓旁必须有“庙”。
刘邦建立伟人后,汉初在乔杉山下修建了轩辕庙。唐代宗大理五年至七年,对轩辕庙进行了两年的改扩建,种植了1140棵柏树。
特色景点
1.黄帝陵玉龙亭
位于黄帝陵后的高台上,高18米,象征着黄帝“驭龙升天”,也是游客登高远眺乔杉及周边古城、山川全景的最佳地点。
2.程心馆
亭子宽五间,深一间,面积约85平方米。歇山山顶,灰布瓦与管瓦紧紧锁在一起,前檐滴水,四面无墙,柱上饰格子,画螺线。
亭前有一面砖墙,上面写着:“皇帝、诗人、近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及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祭奠黄帝时,应先在程心亭盛装,备好礼品,平定心神,排除杂念,然后缓缓入寺祭奠。”
3、汉武仙台神
行到最后,我步入了汉武仙台神。在墓地周围,沿着山,有一望无际的蓝色砖墙,高1.6米,漆成红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伟大。墙是红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墓地南北长约210米,东西长约72米。墓园大门有两个,分别在汉武仙台的东西两侧。
从东门进墓地,走不了几步。左边是一个24米高的夯平台。平台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汉武仙台”,建于明朝嘉靖七年七月,落款为“池南塘舒淇”。这个车站建于元丰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