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点灯花的讲究和禁忌的问题,以下是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点灯花有什么讲究?
点灯花---保定阜平春节习俗北京保定一带,春节多有捏灯花点灯花祈福的习俗。而灯花的燃放时间、叠制方法和使用材料等又因地而宜,各有不同。有一年在保定阜平过春节,于是对当地点灯花的习俗就有了一些了解。大概最初的灯花是用香油浸了放到灯碗里燃烧,所以叫灯花。现在当地点灯花的风俗还保留着,只是形式演变了不少。在这里,就我所知道,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当地灯花所用材料,为五色皱纹纸。计有红、紫、黄、蓝、绿等色。一般在除夕晚上,忙完年后,开始捏灯花。正月初一早晨天亮前点灯花。捏灯花前,先将五色纸裁成约15公分长5公分宽的长条,然后沿纵线对折。捏灯花之前,必须先洗手,以示尊敬。捏时,将五色纸缠于右手食指上,用左手捏住纸的两端,拧上多半圈,就成为一个灯花。随即用右手拇指将灯花打结处压在食指上轻轻捏一下,将灯花定型。然后对着灯花轻轻吹口气,再将之放入簸箕中。晚饭过后,一家人盘腿坐在炕上,边捏灯花边谈论着去年得失明年生计,聊着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奇闻趣事,其乐也融融。初一早晨,天还没放亮,一家人就要起来点灯花了。这项活动一般由家中长辈女性(如奶奶、妈妈)主持,孩子们配合。预先准备一双筷子(要求干净干燥)、一支红色蜡烛和一个瓷盘(亦要求干净干燥)。先由奶奶(或妈妈)点燃蜡烛,交入孩子手中,总要再三叮咛几遍:“可不敢灭了!可不敢灭了!”于是,孩子们就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团圣火,跟着奶奶(或妈妈)开始点灯花。点灯花时,奶奶(或妈妈)用筷子从簸箕中夹起九朵灯花(因九为阳数),一般五色要全,在烛火上点起,必恭必敬地放到屋子的每个角落及屋中央。点起之后,大人孩子要一起轻声念诵:“灯花明,灯花灵,照到哪里哪喜庆”等吉利的话,一直到灯花自然燃灭,再进行下一处。点灯花的顺序,一般是从内到外。即先从卧室点起,再堂屋,再庭院水井等。不方便直接点放灯花的地方(如炕上等),就将点起的灯花放入干净的瓷盘中,再将瓷盘放到要点灯花的位置。关键的原则在于要全,不落项。外面住宅地基的四角以及附属建筑如厕所猪圈牛棚鸡窝等处都要点灯花祈福。 点完灯花,才开始煮饺子。吃完早饭然后拜年。 题外:各地过春节的习俗当真是千差万别,如八仙过海,各有各的一套。例如保定阜平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一天吃两顿饭,美其名曰:给游玩多留出点时间来。他们连年夜饭都不吃,更别提大年三十吃饺子了!不过那里拜年的习俗比较正常,比较人性化。初一去长辈家走动走动,道声过年好,就过去了。不象冀中石家庄赵县,大年初一拜年,必须磕头。那一天,只要在村里任何地方(厕所除外,因地方太小,磕不下去)第一次碰上任何长辈,就得一个头磕在地上,叫一声:某某爷/某某叔/某某婶,给您拜年了!男丁从七八岁就开始执行,一直磕到死。女丁免磕,直到嫁人。嫁人后随老公磕去,不过还是有优惠政策:只磕婆家的,本家的免礼。她本家的慰问工作也得让倒霉的老公去做。每每此时,直让人后悔为何不能生为女儿身!所以,大年初一早晨穿新衣,往往没有男丁的份。最起码裤子要来一条有战斗力的:总不能头还没磕完呢,就透亮了吧?也总不能新裤子穿第一天就退休了吧?诚如是,把你骂死的,不是老娘就是新娘,信不?爷们儿,大过年的,还是受点委屈,还穿咱的乞丐裤吧!注意元宵节照明的注意事项。
简介:元宵节有这么多习俗,灯光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认为元宵节点灯笼是为了让灯笼大放异彩。事实上,点亮灯笼有着美好的意义和巨大的压力。那么元宵节点灯的压力是什么呢?元宵节点灯有什么注意事项?跟我一起去看看。
注意元宵节的灯光
不同的习俗会有不同的规矩,正月十五如何点灯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的灯有不同的含义,什么灯放在什么位置也会说。十二盏荷花灯要放在天地龛下;在建筑的阶梯上放上灯,可以照亮台阶,整个屋顶要放在一个正方形的圆圈里,也就是说有规则才能成为正方形;院子中央要摆五盏灯,围成一圈,寓意五谷金心灯,五谷丰登,阖家团圆。虽然现在元宵节点灯的习俗简化了,但是该开灯的地方应该还是开着的。
元宵节灯光的寓意
灯是光,象征着希望,能驱散黑暗。因此,人们经常在正月十五天黑的时候点亮门口的小灯笼。一方面用来照明,一方面在黑暗中用来辟邪,达到驱邪的目的。此外,点亮一盏灯也意味着祈求和平。正月十五挂的灯笼大多是红灯笼,一方面是因为红灯笼看起来非常鲜艳,另一方面是因为红色是一种非常吉祥喜庆的颜色,挂在正月十五往往意味着祈求平安幸福,所以正月十五挂灯笼也意味着祈求平安。元宵灯会历史悠久,中国幅员辽阔,所以会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含义,但绝不会脱离其原始宗教。这是为了祈求平安和成功。
照明习俗的起源
元宵节点灯习俗历史悠久,版本众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东汉时。明帝提倡佛教。他听说正月十五,和尚们观察舍利子,点灯拜佛。他下令当天晚上在宫殿和寺庙里点灯拜佛,让所有的士族和老百姓都挂灯。后来,这个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了盛大的民间节日。这个节日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从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注意元宵节的灯笼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在“上元”风俗章中有“蒸面为灯,油为灯,视其盛开之花以补五谷之丰,谓之鼻烟卜”之说。青岛民间自古就有“送灯笼”的习俗。
元宵节成为元宵节,并在唐朝中期成为一种习俗。唐玄宗在他出生的第二年正月十五重新开放宵禁,下令数千盏灯笼亮三夜,成为一时的繁华。北宋乾德年间,点灯时间增至五夜。
豆粉灯分为斗灯、龙凤灯、十二生肖灯和各种动植物灯。萝卜灯是用青萝卜雕出来的,雕出一个灯碗,贴上棉芯,用食用油点燃。
在外国,元宵也被称为元宵节。在正月十五的晚上,中国人民有一系列传统的民间活动,如看灯笼,吃汤圆,猜灯谜和燃放烟花。
元宵节点蜡烛的由来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到处都有许多凶猛的鸟兽伤害人和牲畜,所以人们组织起来打败它们。一只神鸟被困并降落在地球上,却意外被一名毫无防备的猎人射杀。天帝得知后非常生气。他马上下旨,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烧了地,把所有的人畜财物都烧了。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她不忍心看着百姓无辜受苦,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把湘云赶到人间告诉人们这个消息。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时,犹如当头一棒。我非常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过了很久,一位老人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家家户户都装饰房屋,放鞭炮,放烟花。这样天帝就会认为人被烧死了。”大家点头说好,就准备分头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皇帝往下看,发现连续三个晚上,世界都是红色的,噪音震耳欲聋。他以为是大火的火焰,而且很快。这样,人们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和财产。为了纪念这一成功,每家每户都在正月十五挂灯笼,放烟花来纪念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