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理念的问题,以下是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
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地区特点,因材施教。以下是我精心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我会和你一起分享,一起享受。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1
教学目标
1.会在5以内正确计算加法。
2.让学生认识到用“数的构成”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和表达,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经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交流意识。
课程内容
教材第24页。
准备教具和学习工具
棍子或圆盘。
Throw _主题图拉环)、图图、开题材料(红花、绿叶、信封包)。
教学设计
创新情境,引入新课
(投影显示主题图: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原内部,再到鸟儿飞下草原觅食。)
老师:今天,老师带你去美丽的大森林。请仔细观察,说说你的所见、所想和群里的朋友。
△沟通报告:
生1:四只鸟在吃小米,又来了一只。一共有五只鸟在吃小米...
生2:我在大森林里看到四只鸟,一只飞了进来。总共有五只鸟。公式是:4+1=5。
根据学生回答黑板:4+1=5。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素质的重要源泉,是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的桥梁。贾老师将静态的教材制作成动态的投影,使情境活跃起来,让学生在看、想、说的过程中理解画面和意义,激发学习热情。]
合作与交流,探索与发现
1.独立思考,独立探索。
老师:“4加1等于5。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你可以用你学校的工具放在桌子上,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分组交流,探索各种算法。(老师参与讨论。)
3.和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的。(计数方法。)
(根据答案绘制黑板)
生2:我先数四,再数一,那就是五。(然后算。)
S3:我会心算。
生4:我能数我的手指或棍子。
生5:先是四只鸟,后来飞进来五只鸟。4加1等于5,所以4+1=5(老师对它评价很高。)
4.师生评价。
A.老师:一个问题有这么多算法。请告诉我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人生简评。)
B.老师介绍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解释原因。
【这个环节清楚地表明,教师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这很好地体现了标准的基本理念。]
分层练习,分析计算
1.第24页“做”的第一个问题。
A.仔细观察,分析,解释意思。
B.与班级交流,汇报配方。根据学生的回答,3+2=5。
2+3=5
C.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D.仔细看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有个初步的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群,同一个规律)
2.第24页上的“做吧”问题2。
A.学生按要求摆好姿势。
B.口服配方。
C.打开书的第24页,把它填进去。
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分组开展“红花绿叶”活动。
A.要求:“绿叶”上的公式,找到对应的“红花”答案。
B.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较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
C.学生对学生评价:为获胜团队颁发“团结协作之星”和“智慧之星”。
贾老师设计了开放式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他通过计算、想象、拼读,全面巩固了所学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美育。]
专家评估
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开放”二字。
1.教学时,思维方式是开放的。在讨论“4+1=5”的计算方法时,要改变老师讲给学生听的time 空结构,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开放情境。由于学生的差异,思维角度的不同,采取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贾老师尊重学生发现的想法,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
2.教学评价趋向开放。师生互评的计算方法和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形式的开放,有效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打开练习。因为绿叶是多余的,学生要经过观察、口算等思维过程,将花蕊中的红花与绿叶搭配起来,再结合小组学生的审美观点,就能摆出各种花样。同时5以内的各种加法算术基本都是口头算一次。随着习题和学生的开放,学生将有多项选择的可能,从而发展自己。
高一二数学教案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正确数出11-20个物体的数量。
2。通过看图、数数,可以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3。在学习数学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观察、运算等活动,巩固数列知识,渗透算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把握这些数字从11到20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课件中举例说明了例6。问题:你从图片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表扬学生观察非常仔细,看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组织学生讨论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索,理解新知识
让学生报告讨论的结果。
老师肯定了学生们提出的方法。
三、模拟训练,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课本第79页“做”
2。练习18问题5和6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与同伴交流时体验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他们会用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2.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感受与同龄人交流思想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4.结合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和遵守公共秩序的理念。
课程内容
教科书的第25页。
教具和学习工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查看导入
复习5以内数字的构成,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检查密码。
老师:我说1。
生:我说二加一加二等于三。
在课程开始时,采用了三种形式的密码匹配,让学生用手和大脑复习5以内数字的构成。形式灵活有效,学生复习效果良好。]
2.为口令拍手。
3.在密码上做个标记。
创造情境,探索新知识
1.老师把美丽的小湖投影出来,用语言描述创作情境:在波光粼粼的美丽小湖中,有三只美丽的仙鹤在欢快地歌唱。过了一会儿,一只鹤展开翅膀飞走了。(老师展示了三只纸鹤,然后慢慢的移开了一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经验。
2.学生跟着老师,拿出自己叠好的三只纸鹤。动手演示,三只鹤飞离一只鹤,即三只鹤中去掉一只鹤。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之后剩下的数用数来表示,也就是数就是数。老师解释了板书的等式:3-1=2。(学生可以体验减法的意义,也可以通过放图操作,表达意思。)
3.学生试着阅读公式。老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可以用3-1=2表示的例子。学生举出其他可以用减法表达的例子。
在投影和老师语言描述的美好情境中,学生用纸鹤实物演示,感觉更加直观友好,可以亲身参与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对减法的理解。]
例子
1.课件演示,创设一个问题场景:雨后草地上长出5个蘑菇,大白兔摘下2个蘑菇。请学生描述情况,并尝试提问。老师带领学生问:“草地上有多少蘑菇?”问题。当学生提问时,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然后问:怎么格式化?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5-2=?
2.老师的问题:5减2等于几?怎么算的?学生分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然后让想法不同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老师对点数法和数字的组成计算都给予鼓励。然后问:如果不看图数手指,你会数吗?用数字的构成引导学生计算:5可以除以2和3,所以5-2=3。
[例题]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喜欢的兔子采蘑菇的形象,学生很乐意参与教学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积极探索故事中的数学问题。老师鼓励学生的各种算法,保护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然后通过对比引导学生,用数字的构成来计算减法就比较容易了。]
巩固练习
1.展示课件1、动态展示:荷叶上有4只青蛙,一只跳进水里。学生谈论问题的含义、重述和通信算法。
2.展示课件2。学生们说架子上有四个丝瓜。脱两件。架子上有多少?然后学生完成公式,并分组交换修改意见。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五只纸鹤。可以用这五只纸鹤做出几种不同的减法公式吗?试试看,看谁放的多。
4.乘车:5个同学是检票员,拿着车号,其他同学每人一张票。票上的号码是要乘坐的车号。请快速上车。检票员检票后,上错车的同学给你表演。
【巩固练习中的第一、二题,用课件演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第三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让学生尝试用五只纸鹤摆放不同的公式,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减法的理解。自驾,学生最感兴趣,最有热情,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才有效果。]
汇总评估
1.学生回忆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这节课进行总结。
安排工作
1.学生准备纸鹤、学校工具、数字卡;
2.回家好好想想,看看减法用在生活的什么地方。
指令设计描述
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在整个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的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与教学活动,进而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个密码检查活动,让学生用嘴和手来检查。同学们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复习了5以内数字的构成,为这节课用到的数字的构成做5以内减法的计算准备。然后我用文字描述,用纸鹤演示:“湖里三只鹤飞走了,还有几只?”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然后用课件演示第二个问题情境例子:“五个蘑菇,大白兔摘了两个”,引导学生尝试提问:“草地上有几个蘑菇?”列出公式后,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让不同算法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利用数字的构成进行计算,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些这样的减法公式,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用课件演示巩固练习1、2,循序渐进,让学生先说出题的意思,再以列的形式计算,分组交流修改;另一个练习是让学生自己做。五只纸鹤可以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公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最重要的练习是坐公交车,在学生学习兴奋度的低点进行,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中学和学校都能玩到。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混合加减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混合加减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
3.学会用混合加减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混合加减运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准备教具和学习工具:
1.教师准备课件,在第75页有两个问题。
2.学生准备学习工具,如棍子和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先算下面几个问题,再讲计算顺序。
3+2+1=5+3+2=
8-2-3=10-5-3=
计算结束后,让学生分别谈论在计算5+3+2和10-5-3时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然后让他们重点讨论在计算5+3+2时第二步中加了哪两个数,在计算10-5-3时减了哪两个数。
第二,新课程的引入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第五篇
第一,巩固旧知识,做好铺垫
1、口语练习(出示口语问题卡)
10+2= 4+10= 13-3= 12-10= 6+10= 10+5= 15-5= 17-10=
请告诉一两个学生,你是如何计算一个十和几个一加起来是多少,去掉一个十和几个一还剩下多少。
2、习题数量的构成。
六个十和两个加起来是多少?八张一美元和五张十美元是多少?
46中有多少个十和一?28中有多少个1和10?
【通过巩固所学知识,达到为新知识铺路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1.用于动画演示:小明生日邀请了很多同学,妈妈带着小明去商场买酸奶。(展示了妈妈带小明去商场的场景。)店员阿姨先给了妈妈30瓶(左边显示30瓶酸奶),然后给了小明2瓶(右边显示2瓶酸奶),问:谁能出一道数学题?
[让学生观察他们想买的酸奶,如何摆放,并引导他们看到它成排摆放,每排10瓶,三排两瓶]
2.求解30+2。
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你买了几瓶酸奶?老师不是把公式写在练习本的黑板上,而是用棍子:30+2=32。你怎么想呢?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把30和2加在一起,按照百分比的构成:3个十和2加在一起是32]
3.还能怎么用一个公式解2+30?
老师板书:2+30=
独立思考后,写在练习本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全班同学交流。
巩固练习30+3= 6+20= 70+8= 9+40=
4.求解32-2。
老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仔细看图。怎么回事(小明拿了2瓶)?还剩几瓶?请列出公式,学生口头回答,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我们它是如何计算的吗?
指出:为什么要做减法运算,然后根据减法的意义,从32中去掉2,算出32-2的结果。根据数字的构成知识,32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下3个十,就是30;你也可以这么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三个十加二加起来是32,32减去两个一,剩下三个十就是30。
巩固练习63-3= 57-7= 48-8= 29-9=
【请几个同学谈谈如何计算和强化新知识。让学生理解整数十加一位数的算术和相应的减法]
第三,运用实际操作,
1.放在桌子上,算一下,告诉我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让一个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放一根棍子,让其他学生按要求一起放一根棍子。仔细观察后,学生提问并在练习本上写出相应的公式,学生谈论如何计算。
先放五捆,再放六捆(一共几捆?)
50+6=56 6+50=56
先放44,再拿4。(还剩几个?)
44-4=40
2.填一个填一个公司
填课本第一题空。个别同学会在展示平台上展示,集体修改。
第二道数学题:把课本上的线连起来,在展示台上给正确的人展示玉米的图片。
3.我是一个小法官
4+60=46 4+60=64
四个一和六个十加起来是644个一和六个十加起来是46。
65-5=60 65-5=6
五个十和七加起来是575十和七加起来是75。
74-4=?90+6=?
【给兔子和小猫看对应同一个问题,结果不一样。学生用手势表示兔子是对的还是小猫是对的。让所有学生一起参与,是学生容易犯错误的问题。学生在理解了其中的逻辑,仔细观察比较后,选择正确的。最后一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解决。
四、解决问题(43页第6题。)
在这里将首先出示一张春天的景_行情景创设,﹙春天到了,老师带同学们去春游,在出游时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需要你们来解决﹚运用多媒体出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景(有老师3名,学生40名,45瓶矿泉水够吗?),看后先进行同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请个别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40+3=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