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阿昌族的风俗最佳答案的问题,以下是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阿昌族的习俗
1.规定饮食
阿昌族的饮食以大米为主食,面食为辅,喜食酸笋、酸菜等食物,还有烤猪肉。胡拉萨的“米线”,梁河的黄花粑粑,生姜,都是比较有特色的民族风味食品。阿昌族喜欢喝酒,大部分人自己酿米酒。大多数已婚妇女喜欢嚼槟榔。闲暇时互相递槟榔,把牙齿染成黑色也很好看。
2.衣服
阿昌族服饰有自己的风格,各地略有不同。传统上,阿昌族男子通常穿着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双排扣衬衫和黑色裤子。拉萨的成年男子也穿左排扣衬衫。胡萨阿昌男青壮年喜欢裹白包头,梁河男青壮年喜欢裹黑包头。女装因地而异。
3.结婚
阿昌族家庭一般都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实行幼子继承制,也有家族在里面传宗接代。过去,青年男女在结婚前可以自由恋爱。每到傍晚,男青年就去他们喜欢的姑娘家或竹林里,用葫芦笙吹奏甜美的曲调来戏弄姑娘,这就是所谓的“串姑娘”。
过去阿昌族的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造成了“包办婚姻”(青年男女私下约定终身,遭到女方父母反对,女孩与心上人私奔)、“抢婚”现象和青年男女在婚姻中的苦恼。现在的阿昌族青年大多恋爱自由,婚姻独立。
4.葬礼
阿昌族人通常把自己埋在地下。在信佛的地区,人死后先请佛诵经,然后择吉日举行葬礼。还有收气、服丧、驻足祭奠等习俗。葬礼上,佛陀在棺材上绑了一条约三四尺长的布条,手拿布条走在前面,以示佛陀带路,让逝者平安到达“天堂”。
阿昌族文学发展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阿昌文学只停留在民族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上,当代文学创作更是凤毛麟角。改革开放后,一批阿昌族中青年登上文学殿堂,活跃在云南省内外文坛。
他们出版了数百万字的作品。孙以诗歌《我的裙下开满花》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罗汉的短篇小说集《红泪》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马奖”,长篇小说《紫雾》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马奖”。
曹先强的散文《我家乡的高大粘枣树》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马奖”,其作品还两次获云南省“边疆文学奖”。他们为日益壮大的阿昌族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为自己口头传统的收集和整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