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如何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7.孩子们不应该睡在柔软的床上。孩子还在生长发育,骨骼坚硬,容易弯曲变形。如果长期睡在软床上,睡觉时会偏向一侧,导致脊柱向那一侧凸出的畸形。
8.睡前不要激动。他们应该安静,但他们可以读一本书,唱摇篮曲或洗个热水澡。你不应该在睡觉前看电视或录像节目。这会让孩子兴奋,难以入睡。每天让孩子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这样孩子的生物钟自然会调整过来。
9.每晚睡前让孩子在床上抱一个泰迪熊或其他玩具。这些东西会帮助你的孩子入睡,尤其是当他半夜醒来的时候。但是一定要保证玩具的安全,比如泰迪熊身上有没有纽扣,皮带等容易窒息的东西。
10.检查孩子盖的是太多还是太少。太热或太冷都不利于睡眠。口渴或饥饿不利于睡眠。孩子也可能会要求开着灯睡觉或者门不要关得太紧,留一些缝隙。避免孩子和父母睡在一起。当孩子要求或打电话时,不要去孩子的卧室,更不要睡在孩子的床上。
应采取以下措施:每次呼叫等待几秒钟,并逐渐延长等待时间。让孩子知道该睡觉了,给他一个入睡的机会。向孩子保证你离他不远。如果非要进入他的卧室,尽量远离,逐渐加大距离,直到不需要进入他的卧室。只有声音才能让孩子安然入睡。
母乳喂养和喂养
新生儿喂养是个大学问。专家的意见是出生后尽早母乳喂养,一般在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如果母亲暂时不分泌乳汁,尽可能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增进母婴关系,有利于分娩造成的产后伤口愈合。
母乳喂养应采取“垂直位”,即头部微抬,这是最理想、最自然的喂养方式。在这个位置,新生儿和父母对视,也能增加亲切感;哺乳前要洗手,清洁乳头。如果有呼吸道疾病,喂奶时要戴口罩。如果乳房上的皮肤出现皲裂或发炎的情况,应该咨询医生,决定是否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时,最好在一侧乳房吸空,喂完后下次再换另一侧乳房,以免残留的乳汁沉积在乳房内。如果喂一次奶后,一侧乳房仍有多余乳汁,最好挤出来,以促进乳房正常泌乳,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
人工喂养尽量不要直接喂鲜奶,因为其中含有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不适合新生儿;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和母乳喂养相结合)时,应以母乳喂养为主。
人工喂养时,乳头孔大小要适中,注意温度。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入空气体,以免吐奶。喂奶后,轻拍宝宝背部,避免气体堆积。另外,奶瓶和奶嘴要严格煮沸消毒。
你不需要太在意喂食的时机。一般3小时喂一次。每次都吃好:就是宝宝喂完奶不会哭,体重正常增加。
喂食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吃饱了的宝宝的标志是很满足,没有再吃的意思。小肚腩不会觉得胀,也不会呕吐,说明差不多够喂了。一般情况下,只要宝宝的食量稳定,体重稳步增加,就没有大问题。如果宝宝胃口不好,老是吐奶,或者小便异常,就要及时去看医生。
因为先天不足,早产儿需要从母乳中摄取营养。但在把握喂奶量时,要注意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每次喂奶量越少,喂奶间隔时间越短。同时也要注意是否有腹胀呕吐的情况。
随着宝宝食欲的增加,妈妈也要摄入更多的营养。宝宝吃奶的间隔越来越长,但也有宝宝突然想要奶的情况。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及时得到满足。不要拒绝,也不要着急,因为你的身体会根据需要补充奶水。
采取措施防止感染
给新生儿喂奶要注意卫生。每次喂奶前都要洗手,防止手上的细菌被带到新生儿娇嫩的皮肤上造成感染。如果护士有传染病或带菌者,不要接触新生儿,以防感染。患有传染病的新生儿必须严格隔离治疗,并对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应禁止母亲休息室在哺乳时间参观,以减少新生儿感染的机会。
皮肤护理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在脐带脱落之前,尽量不要洗澡,而是通过干洗的方式给新生儿清洗。脐带脱落后,可以洗澡。你应该使用无刺激性的婴儿肥皂。洗澡后,用干燥柔软的毛巾吸干身上的水分。你可以在皮肤的褶皱处涂一点粉。换完尿布后一定要用暖毛巾擦屁股。有时臀部皮肤会因尿液刺激而变红。这时候可以涂一点无菌植物油。在寒冷的季节,红屁股明显的时候,也可以用吹风机对红屁股进行局部烘烤,每天3 ~ 4次,每次5 ~ 10分钟(吹风机不要离皮肤太近,以防烫伤)。
五官护理
注意面部、外耳道、鼻孔的清洁,但不要挖外耳道、鼻腔。因为口腔黏膜比较嫩,血管比较丰富,所以很容易划伤,引起感染。因此,不宜频繁擦洗口腔,也不宜用针,尤其是不洁的针挑磨牙龈上的小白点——上皮珠(俗称“马牙”或“死牙”),以免细菌进入体内,引起败血症。
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需要特别细致周到,新生儿初期护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清洁口腔
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粘液和羊水,避免误吸和吸入性肺炎。但不要用力搓洗口腔,因为新生儿的口腔黏膜又薄又嫩,容易受损。如果有“鹅口疮”——口腔黏膜上斑片状的白色薄膜,可以轻轻涂抹制霉菌素。
保温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用干净温暖的棉毯轻轻擦拭和包裹。室温不应低于23℃。新生儿的体温应保持在36 ~ 37℃。出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量一次体温。当你的体温稳定在36.5℃左右时,以后可以每隔6 ~ 12小时服用一次。如果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3.滴眼剂
出生后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滴眼液预防新生儿眼炎。当眼睛有大量分泌物时,可以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棉球擦拭后再滴眼药水。
4.体位
新生儿整天躺在床上,除了妈妈把他们抱起来喂。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20小时以上。最好是侧卧,尤其是喂奶后向右,平时向左。经常变换姿势可以防止头部入睡。仰卧是不安全的。这种姿势,比如喂奶,会导致窒息。不需要枕头,比如枕头的高度要大致与肩同宽,不能用硬枕头来矫正头型。
5.注意生活环境
居住环境中要特别注意两个因素:第一是通风。新生儿的居住环境需要适当的通风和气流,同时要避免传统的房屋在通流中朝南。第二是噪音因素。应隔离高分贝、刺耳的噪音,以免损伤宝宝的听觉器官。
6.注意冷热护理。
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所以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7.注意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易受损伤,接触要轻柔,衣服要宽松柔软,不能钉纽扣或别针。用温水擦洗皱皮,排便后洗净,用毛巾擦干。
8.注意脐带护理。
当新脐带未脱落时,用0.5%聚乙烯醇醚碘溶液擦洗脐带,每天一次,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不要放在盆里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使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带干燥清洁。如果肚脐有红色或脓性分泌物,应进行消炎处理。
9.睡眠充足。
经常改变新生儿的睡姿,防止颅骨变形。
10.处理特殊的生理现象
比如新生儿所谓的“马牙”、粘液或血性分泌物、尿红、乳房增大、红斑、色素斑、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等。不做特殊处理,几天后自然消失。如果时间长或者有其他不良反应,要去医院检查。
护理误区
1.生理性黄疸被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黄疸在出生后2 ~ 3天开始出现,4 ~ 5天后最明显,7 ~ 14天后自然消退。一般病情良好,无不良反应,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在10天内消失,就不是病理性的,更不是肝炎,称为“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第4 ~ 5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早产儿黄疸可持续14天消失。原因:
(1)儿童红细胞损伤增加,使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增加,皮肤变黄。
(2)新生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使胆管不能有效转化为直胆管并从胆管排出。血液中胆管浓度增加,导致皮肤发黄。
总之,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不需要治疗。
挤压乳房
出生后第4 ~ 5天,新生儿乳房稍有肿胀,有少许乳汁溢出,第7 ~ 10天达到高潮。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晚期分泌雌激素(孕酮和催乳素),导致胎儿通过胎盘吸收更多的激素。乳房暂时肿大是一种生理现象,男孩女孩都有,2 ~ 3周内可消失。不要挤它,它的恶果是“乳腺炎”。
3.误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分泌的乳汁。由于初乳太黄太淡,有人认为初乳是“坏奶”,白白挤出来很可惜。因为初乳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以及大量分泌的免疫球蛋白。能杀灭引起腹泻的破伤风、百日咳、肺炎球菌、大肠杆菌,抵抗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病毒。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吮吸越早,分泌的乳汁越多。
4.正常的溢乳被误认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胃容量较小(约30 ~ 60ml),胃呈水平状,容易溢乳。吮吸后,新生儿应直立,轻拍背部,排出吞咽的空气体,然后取合适的体位,枕高3 ~ 4cm。少量溢乳属于正常现象,不应视为呕吐。
5.误揉胎脂
胎脂可以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保暖。除了胎脂较厚、皮肤皱纹较多的大腿根部、腋窝、颈部外,应稍加擦拭,防止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造成糜烂。其他部位的胎脂不要擦掉。
6.脱水热被误认为是感染。
少数新生儿在出生后第3 ~ 4天出现过度发热,体温突然升高,有时可达39℃左右,但一般情况良好,多见于夏季。如果补充水分,不需要治疗,体温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有的人误认为是感染,就没必要给抗生素了。
7.新生儿脱发
有的新生儿天生黑毛好,有的地方过几天就会掉毛。这不是病理性的,是正常现象,俗称“乳秃”。随着孩子的成长,头发越长越好。然而,新生儿脱发的原因尚不清楚。
8.四肢发抖是不是疯了?
由于新生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对中枢神经系统下部的抑制能力较弱,在睡眠中常出现动作不随意、不协调或突然抖动而惊醒。家长不用担心。这不是病态,是正常现象,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消失。
9.新生儿啼哭
安抚新生儿哭闹的五个小技巧:当宝宝哭闹时,爸爸妈妈有时会感到不安。如何安抚哭闹的宝宝?
包裹:胎儿紧紧包裹在母亲的子宫里。专家认为,“襁褓法”可以让宝宝感觉回到子宫,获得安全感。具体方法是:用长宽各1.5米的布包裹宝宝,在不妨碍宝宝正常呼吸的情况下,尽量裹紧。
侧抱:父母经常把宝宝抱在怀里平躺的姿势,但实际上这往往无助于安抚宝宝。美国专家认为,新生婴儿实际上还没有做好适应新环境的准备。对他们来说,从子宫温暖的环境中走出来,类似于让普通人类从树上掉下来,激发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莫罗反射”,表现为哭闹。把宝宝竖着抱或者侧着抱,会关掉这种反射,让宝宝尽快平静下来。
声音:其实胎儿在妈妈体内的环境并不是很安静,包括妈妈血管的“刷刷”声,妈妈心脏跳动的声音,肠胃蠕动的声音,说话的声音等等。刚出生的宝宝耳膜比较厚,对成年人来说声音比较大,对新生儿来说可能刚好。父母可以为宝宝创造这种类似的声音环境。使用吹风机、吸尘器、收音机、烘干机、自来水或者选择“白噪音CD”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宝宝耳朵里的“嘶嘶”声也让宝宝很受用,他们能从中获得安全感。
摇一摇:在妈妈的子宫里,无论是妈妈走路、坐着看电视还是睡觉时翻身,宝宝都觉得像在海上坐船一样舒服,所以轻轻的摇一摇就会被刚出生的宝宝喜欢。但专家提醒家长,摇晃宝宝要小而快,摇晃不当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甚至猝死。
吸吮:宝宝在预产期前3个月开始练习吸吮手指。把你的手指放进宝宝的嘴里,或者给他一个奶嘴。吸吮不仅可以缓解宝宝的饥饿感,还可以激活大脑深处的镇静神经,使宝宝进入一个深度的平静和满意的放松阶段。
禁忌
决定细节成败的不仅仅是经验,还有初为人父母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以下总结了新生儿护理中常见的五大禁忌。
有趣的禁忌
(1)睡前不宜逗宝宝。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兴奋过后往往不易克制。不会上床睡觉或者上床后一直动,影响睡眠质量;
(2)哺乳时不要逗宝宝。他们的吞咽和咀嚼功能并不完善。玩笑可能导致窒息,甚至吸入性肺炎。
(3)不要摇晃或呕吐宝宝头颈部发育不全。强烈的摇晃和逗弄很容易伤害宝宝,甚至危及生命。
睡眠禁忌
当宝宝哭闹不睡觉时,父母会想各种办法哄宝宝睡觉,但一些不正确的方式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危害。
(1)摇晃入睡:由于婴儿的大脑在颅腔内振动,使脑组织表面的小血管破裂,可导致癫痫、智力低下和肢体瘫痪,严重时可出现脑水肿和危及生命的脑疝。
(2)和你一起睡:如果妈妈睡觉后不注意,可能会压制宝宝,导致孩子窒息。
小贴士:睡眠小贴士
(1)轻拍宝宝:宝宝入睡后,如果情绪仍不稳定,妈妈可以边哼歌边轻拍宝宝,给他愉快的心情和绝对的安全感。
(2)轻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音乐帮助宝宝睡眠。你知道,婴儿对音乐有天生的鉴赏力!
3)逆光睡觉:宝宝待在妈妈肚子里,适应黑暗的睡眠环境。所以你可以让宝宝睡在逆光的方向,让他习惯。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很多宝妈都面临着要不要让宝宝学习的问题。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人,我觉得应该尊重宝宝的意愿,不要强迫他阅读。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游戏和故事来接触文字,潜移默化地教孩子,同时多和孩子互动,关心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真正喜欢上识字。
有些宝贝妈妈应该和我一样忙于工作,少陪宝宝。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可能会遇到口音重或者不识字的情况。买读物的时候,没有人和宝宝互动,宝宝的兴趣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我向马宝推荐一款APP【猫帅素养】。同类型的产品有很多,但我为什么推荐这一款?因为它的课程一次充电就可以终身享受!
课程以冒险故事为主,宝宝在使用时有听故事的体验。课程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还有各种小游戏作为复习环节,可以反复学习,加深宝宝的记忆。
担心宝宝眼睛的家长也可以在设置中设置学习课间休息,培养孩子的用眼习惯。
"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冬天新生儿护理(冬天新生儿护理与喂养注意事项)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