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溶解度计算的问题(溶解度计算公式是什么)。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让我们来看看。
1.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溶解度(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g)*100%(g)w=m(溶质)/m(总量)*100%。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称为该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1.固体和少量液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能溶解在100g溶剂(通常是水)中的质量(在一定温度下,一种物质溶解在100g溶剂中的最大量),用字母S表示,单位为“g/100**(g)”。在没有注明的情况下,溶解度通常是指物质。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其压力为1个标准大气压)溶解在1体积溶剂中的体积。也常用作“克/100克溶剂”的单位(自然也可以用体积)。
扩展数据:
溶解度,符号S,是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溶解度(20℃)
可溶性大于或等于10g
可溶性大于等于1g小于10g。
微溶,大于等于0.01克小于1克。
不溶物(不溶物)小于0.01克
固体物质的容量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单位为“g/100**”。除非另有说明,溶解度通常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参考:百度百科-溶解度
二、溶解度如何计算?
三。溶解度的计算公式
m(溶质)/m(溶剂)= s(溶解度)/100g(溶剂)。单位是克。
溶解度定义为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克数,溶解度的单位为克。
溶解度用s表示:m(溶质)/m(溶剂)= s(溶解度)/100g(溶剂)。
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会随温度而变化。一般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也有相反的,比如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扩展数据:
物质是否溶解,溶解度取决于物质的性质(指溶剂和溶质);另一方面也与温度、压力、溶剂种类等外界条件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溶,有些物质难溶,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一种物质溶解于另一种物质的能力通常称为溶解度。比如糖溶于水,而油不溶于水,也就是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是溶解度的定量表达。
除非另有说明,溶解度通常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如20℃时,盐的溶解度是36g,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这些数据可以表明,20℃时,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为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这个温度下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氯化钾强。
四、溶解度计算公式
公式:
m(溶质)/m(溶剂)= s(溶解度)/100g(溶剂)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s/ (100g +s)] * 100%。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时,所能溶解的溶质的克数。溶解度,符号S,是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明显,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相反,气态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溶解度对温度的依赖性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加,硝酸钾KNO₃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而硫酸钠Na₂SO₄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扩展数据: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体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恒温下溶于一体积溶剂中的最大体积来表示。如果在20℃下,1.82毫升氢气能溶解在100毫升水中,则表示为1.82毫升/100毫升水。
气体的溶解度不仅与气体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一般来说,它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为气体溶解时体积变化很大,所以随着压力的增加,溶解度显著增加。
当压力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气体来说也不例外,因为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容易逸出水面。
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当压力增加时,液体表面的气体浓度增加,所以进入液体表面的气体分子比从液体表面逸出的多,从而增加了气体的溶解度。而且气体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气体不随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下)与气体的压力(分压)成正比。
比如20℃时,氢气的压强为1.013×10⁵Pa,氢气在一升水中的溶解度为0.01819 l;在20℃和2×1.013×105帕下,氢气在一升水中的溶解度为0.01819× 2 = 0.03638升
以上是边肖对溶解度计算(什么是溶解度计算公式)及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溶解度计算(什么是溶解度计算公式)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