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什么是疟疾的问题(疟疾是什么引起的)。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让我们来看看。
过度报道输入性疟疾疫情。什么是疟疾?
报告输入性疟疾疫情,该病为虫媒传染病。
一.疟疾
疟疾传染源为疟疾病人和有疟原虫者,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或通过输入有疟原虫的血液或母婴传播。携带疟原虫的按蚊通过叮咬人传播,使疟疾在寒热之间发作,俗称“摇摆”。
其他疟原虫携带者也可以感染其他动物,包括其他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疟疾导致的死亡90%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多数感染该疾病的人是儿童。
在非洲,每30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许多儿童患有严重的疟疾。虽然他们活了下来,但大多数人都会遭受听力和大脑损伤。孕妇及其胎儿也是易感人群。
这也是非洲围产期死亡、低出生体重和产妇贫血的主要原因。
二、疟疾感染的症状
疟疾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发冷、高烧和大量出汗。一般会有2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寒战。身体的温度会随着时间急剧上升,超过40摄氏度。
同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通常在高烧2到6个小时后,你会出很多汗,体温会急剧下降。一般来说,持续冷却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第三,预防疟疾。
疟原虫叮咬是疟疾传播的重要原因。因此,人们外出或在疟疾高发地区生活时,可采取穿长衣长裤、涂驱虫剂等措施,避免被蚊虫叮咬。
在疟疾高发地区,可根据医生的指示,在疟疾流行季节定期口服抗疟药物,以达到防治疟疾的目的。五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儿童可以接种疟疾疫苗。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贫血和脾肿大。因周期性寒战发热,伴有肌肉颤抖,故俗称“抖”。儿童发病率高,多在夏秋季,呈流行性。这种疟原虫是通过蚊子传播的,所以在按蚊较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比较流行,在中国不太常见,在非洲比较常见。疟原虫寄生在人体内,释放到学校,引起相应的免疫反应和症状。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诊断主要是流行病学史,即你去过该病流行的疫区,有典型症状。疟原虫可通过血涂片或骨髓涂片确诊,治疗主要是支持治疗和杀灭疟原虫。常用的杀伤药物有青蒿素注射液、奎宁和伯氨喹。
什么是疟疾?
疟疾又称Tik Tok,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典型症状是发烧、头痛和呕吐。如果能及时治疗,通常效果会更好!
疟疾是一种什么病,早期症状是什么?
疟疾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人被蚊子叮咬,疟原虫通过血液进入人体。能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分别是间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这种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现象是全身忽冷忽热,大量出汗,多次长期发作后可能引起贫血和脾肿大。事实上,疟疾一直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疾病,因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没有特效药来解决这个疾病,也有世界疟疾日来宣传疟疾;早期得疟疾的人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现象,因为疟疾有一定的潜伏期,潜伏期不一样。根据不同的疟疾有不同的潜伏期,还有人的身体问题。在这个潜伏期,疟原虫会大量繁殖,当它达到一定数量时,人的身体就会开始出现症状。刚开始时,人会感到异常寒冷,起鸡皮疙瘩,脸色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停地发抖。这种现象会持续10分钟左右,有的甚至一个小时,直到寒战自然停止,体温开始上升。然后就是发热期,体温会迅速上升。通常寒战越明显,体温就会越高,可达40℃以上2 ~ 6小时,有的可达10小时以上。几次发作后,嘴唇和鼻子上的疱疹很常见。最后一个是出汗期。人的脸和手心刚开始会微微出汗,后来会全身冒汗,直到衣服湿透。在2 ~ 3个小时内,他们的体温会再次下降,患者会感到舒适,但会很困,所以会睡得很安稳。当他们醒来时,精神会很好,食欲会恢复,生活会恢复正常,但这只是一个间歇期。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疟疾在102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统计,有20亿人生活在流行地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性疟疾的死亡率极高。20世纪30年代,疟疾几乎遍布全国。经过多年努力,发病率明显下降,到1992年,全国发病人数下降到7万人。由于许多地区的基层卫生组织不健全,疫情漏报或不报的情况仍然严重。专家估计实际病例数多1 ~ 3倍,但总体下降趋势是肯定的。
1.一般症状人疟疾的四种典型临床发作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1)前驱期:患者有乏力、头痛、不适、厌食、寒战和低热。这个阶段相当于疟原虫成熟裂殖子(裂殖子)释放到肝细胞的血流中。但由于周围血液中原虫密度低,显微镜下大多为阴性。
(2)寒战期或寒战期:持续数分钟至一小时,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此时,体温已经超过38℃。显微镜下,疟原虫多为裂殖子,呈环状。
(3)发热期:一般持续3-4小时,头痛加重,高体温可超过40℃。多次复发的患者,可能只是间歇性的轻微感冒、低热,或有头晕、头痛、肌肉关节痛、三叉神经痛,但无明显高热。发热期见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小滋养体。
(4)出汗期:可微汗至出汗。在此期间,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5)间歇期:指两次发作之间的间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物种和免疫力。就典型的间歇期而言,恶性疟疾的病例非常不规则,从几个小时到24-48小时不等,间日疟和卵形疟约为48小时,三日疟为72小时。除了恶性疟疾,原虫主要是巨噬细胞。
(6)潜伏和复发:间日疟原虫和卵圆疟也有潜伏和复发;恶性疟和三日疟只复发,不复发。第一次发作与复发的间隔,以及前后两次复发分别称为第一潜伏期和第二潜伏期。在没有用足够有效的内皮抑制素杀伤剂治疗后看到的类似情况统称为复燃。各种疟疾的临床表现如下。①间日疟原虫疟疾:间日疟原虫疟疾通常有前驱期。临床急性发作以体温超过38℃为基础,中午前后和晚上9点前开始发热,偶尔在半夜。刚开始症状比较轻微,低度,后来越来越严重。单纯疱疹常见于间日疟发作时,多在口、唇周围,也可延伸至鼻、耳,偶尔在肛门、外阴周围。间日疟原虫疟疾预后良好,早年被称为良性疟疾。②恶性疟:潜伏期6-27天,平均11天。大多数患者发病突然,没有寒战,只有寒战。高热常见,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贫血等。出汗期不明显。发热类型复杂,有些像间日疟,隔日发作,与恶性疟原虫48小时增殖周期一致。有的人每天都发烧,热的类型是间歇性的、轻松的或不规律的;有的持续高热,发热期往往长达20至36小时;两次发作的间隔很短,使得温度曲线呈“M”型。恶性疟原虫经高效裂殖子杀伤剂充分治疗后可被治愈。如果治疗及时,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③卵圆病:临床症状与间日疟相似。大多数袭击发生在下午5点以后或晚上。症状较轻,没有明显的寒战,发作次数一般在6次以内,很容易自愈,长期复发很少见。对于无症状携带者来说很常见。半数以上病例开始时表现为典型的日间发热,发热较低;④三日疟:潜伏期18 ~ 35天,平均28天。通常在发病前3 ~ 4天无前驱期、乏力、肌肉关节痛、冷感、头痛,往往不易察觉而被忽视。往往发生在下午,中午就能看到。寒战、发热、出汗三个阶段明显,可能因为退烧快而虚脱。因为间日疟原虫的发育是同步的,所以每72h有一个发作周期是相当规律的。疟疾三天不复发,足够的氯喹和奎宁就能治好。
2.危险的疟疾主要见于恶性疟疾。其他三种疟疾很少是危险的。
(1)脑型:多见于无免疫力且未得到及时治疗的人群。临床上分为嗜睡、昏睡、昏迷三个等级。
(2)超高热型:以急性起病,体温迅速升至41℃以上,持续不退为特征。
(3)晕厥型:患者身体虚弱,有畏寒、面色苍白或轻度紫绀,可有阵发性上腹痛,常伴有顽固性呕吐或水样便,很快虚脱甚至昏迷,常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4)胃肠型:急性腹泻后明显腹痛、腹泻、沉重感。该类型是预后较好、死亡率较低的风险类型之一。
疟疾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染病,如何危害人们的生活?
疟疾是一种虫媒传染病,由按蚊叮咬或输入疟原虫患者的血液引起。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当按蚊吸入疟疾血液,叮咬健康人时,会将其唾液中的疟原虫带入健康人的血液中,使健康人患病。
不明原因的发热是疟疾最重要的临床症状。疟疾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寒战、发烧(高烧可达39℃以上)、出汗、疲劳、头痛和全身疼痛。
但部分疟疾患者症状不典型,如发热伴乏力、头痛、全身酸痛,与流感症状相似;还有发热伴腹痛、腹泻、便血等类似胃肠疾病的症状,以及发热伴昏迷等神经系统疾病。如不及时诊断或治疗不当,可危及生命。
预防疟疾
1.自我保护是预防疟疾的主要手段,关键是不被蚊虫叮咬。
2.按蚊属于夜行动物,晚上出门要穿长袖长裤。
3.在裸露的皮肤上涂驱蚊剂或药膏,出汗后再涂。
4.尽量在室内休息,使用空音响或防蚊屏。可以降低空音的温度,因为低温会降低蚊子的活跃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疟疾。
关于什么是疟疾的介绍到此为止。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网站的内容。别忘了多了解一下疟疾是怎么引起的,什么是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