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甘肃地震带分布图的问题(甘肃有哪些地震)。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让我们来看看。
中国地震带清晰分布图中国有哪些地震带?
从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可以看出,中国的地震带与山脉的走向密切相关。山脉是由地壳板块运动的相互挤压形成的。地震是地壳板块运动释放能量,板块之间的边界消失,形成活跃地震带的自然现象。了解中国地震带的分布,可以从中国山脉的走向找到相关性。
中国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区域。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学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层非常发育,是大地震的温床。有历史记录以来,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8级强震和80-90%的7级以上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层的边缘。
中国四大地震带
中国的四个地震带,李四光:1。台湾省省在东南和福建沿海地区;2.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区;3.青藏高原西南部及其边缘省份四川和云南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宁夏。
中国的地震带可分为:一是东南沿海和台湾省省的地震带;二是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和太行山东麓、山西盆地中部和渭河盆地的地震带;三、贺兰山、六盘山,南跨秦岭,至滇东地震带;4.喜马拉雅-滇西地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穿过中国的部分;5.西昆仑至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震带;六、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带。
中国的四大地震带是青藏高原地震带、华北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和南北地震带。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分布在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外的全国各省区市。
中国陆地面积占全球的7%,大陆强震占全球的33%,是全球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我国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1900年以来,中国地震死亡人数达55万人,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了100多次破坏性地震,其中东部地区有14个省发生了破坏性地震,造成27万多人死亡,占全国各类灾害的54%。受地震影响的面积已达30多万平方公里,700万间房屋倒塌。
中国地震带分布
中国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台湾省、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和23个地震带。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个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省及其附近海域;(2)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3)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的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④华北地区,主要位于太行山两侧、魏奋河谷、阴山-燕山地区、鲁中和渤海湾;⑤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中国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西藏、新疆、云南、四川和青海省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其他省份位于相关地震带。中国地震带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第一,青藏高原地震带
“青藏高原地震带”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东翼所包围的广大高原地区。它涉及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和云南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前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和老挝的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发的地区。据统计,这里发生过9次8级以上地震;发生了78次7-7.9级地震。排名全国第一。
二、华北地震区
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地震带。它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经过华北北部的燕山地区,向西到达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进入山西省的汾河流域,向西跨越黄河,通过渭河流域到达宝鸡市,全长1500多公里。这个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地震。
“华北地震带”。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大地震带中,华北地震带的地震烈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带,居全国第二位。历史上有记录的8级地震有5次;7-7.9级地震共发生18次。
华北地震带位于中国境内,人口密集,城市大,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发达。地震灾害的威胁极其严重。
华北地震带分为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四省宿迁至铁岭的大部分或部分地区。它是中国大陆东部的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区。1668年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和1974年海城7.4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根据记录,这一地区发生过60多次4.7级以上的地震。其中7-7.9级地震6次;发生了8级以上的地震。
⑵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山脉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凹陷西缘,南至天津东南部,经济东南至苏州。它是京津唐地区最具威胁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和1976年唐山8.8级地震都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据统计,该地区已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发生了8级以上的地震。
③魏奋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和怀来-延庆盆地,经阳原盆地、盂县盆地、大同盆地、丁鑫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南至渭河盆地。它是中国东部另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洪通8.0级地震和1556年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1998年1月的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一带附近。自有记录以来,该地震带发生了约160次4.7级或以上地震。其中,地震为7-7.9级;发生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银川、乌达、磴口和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位于河套地区的西部和北部。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带。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发生6.4级地震。在这个地震带上,历史地震记录始于公元849年。由于缺乏历史记录,根据现有数据,该地区记录的4.7级以上地震约有40次。其中6-6.9级地震9次;曾经发生过一次8级地震。
第三,东南沿海地震带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分布:东南沿海地震带主要包括福建、广东两省和江西、广西的一小部分地区。地震带受新华夏系ne向活动断层控制,大致平行于海岸线。一些北西向活动断裂对孕震条件的形成也起了一定作用。这组北东向活动断裂自东向西依次为长乐-诏安断裂带、政和-海丰断裂带和邵武-河源断裂带。断裂带沿线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如长乐诏安断裂带、1604年泉州发生的8级海外地震、南澳附近发生的一系列强震等。沿邵武-河源断裂带发生了会昌6.0级(1806年)、河源6.1级(1962年)和寻乌5.8级(1987年)地震,沿政和-海丰断裂带发生了破坏性地震,但总体烈度较低。
四个。南北地震带
从中国宁夏开始,经过甘肃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有一个地震密集带以大致南北方向贯穿中国大陆,这就是中国南北地震带。该带可向北延伸至蒙古,向南延伸至缅甸。2008年5月12日,这个地震带发生了8.0级地震。
其他地震区
“新疆地震带”和“台湾省地震带”也是中国发生8级地震的两个地震带。因为新疆地震带的地震往往发生在人烟稀少或无人居住的地区,虽然强震很多,但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中国东部的几个地震带要小得多。
在“华南地震带”中,1604年福建泉州发生8.0级地震,1605年广东琼山发生7.5级地震。但自那以后,300多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破坏性地震。
地震专家强调:“地震最可怕的是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给你致命一击。”因此,最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和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这两方面做得很到位,即使发生大地震,也不会造成惨痛的后果。"
中国地震的分布情况如何?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台湾省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区,主要是甘肃、青海和宁夏的河西走廊,以及新疆天山北麓和南麓;华北地区,主要是太行山两侧、魏奋河谷、阴山-燕山地区、鲁中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从中国宁夏开始,经过甘肃东部、四川中部和西部到云南,有一个地震密集带贯穿中国大陆,总体呈南北走向。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
扩展数据
地震的分类-根据地震的原因。
1.地壳地震
它是由岩石破裂、位错运动和地质构造发生巨大变化而引起的地震,因此被称为构造地震,也称为断层地震。
2.火山地震
它是火山喷发产生的能量冲击引起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相当强烈。但这类地震的影响区域通常局限在火山附近几十公里范围内,发生频率较少,仅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造成的危害较小。
3.陷落地震
地面沉降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数量更少,仅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小、影响有限、损失小。
4.诱发地震
地壳某些外部因素(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造成的特定区域地震。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和炸药爆破引起的地面震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和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深井的高压注水和大型水库的蓄水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会诱发地震。
百度百科-中国地震分布
百度百科-地震
中国和甘肃哪些地区、县市属于地震断裂带?
从上图可以看出,整个河西走廊,从兰州到天水,宁夏西南部和甘肃的交界地区,以及陇南的文县都在自己的地震带上。
地震活动
(1)地震区和地带的划分
受断层活动的制约,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工程地震活动时间空明显不均匀,可分为带和区。这里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辑委员会的划分方案,研究区域主要涉及青藏地震区的六盘山-祁连山地震带和龙门山地震带、华北地震区的魏奋地震带和华北平原地震带、华中地震区的汉水地震带和华南地震区的雪峰-武夷山地震带(图3-5)。给出了每个地震带的简要描述。
1.六盘山-祁连山地震带
主要包括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转折处的六盘山和祁连山。这是一条地壳厚度、重力梯度和航磁异常剧烈变化的地带。该带断裂规模大、活动频繁,晚第四纪活动明显。该地区的地震活动非常强烈,基本上沿着巨大的断裂带分布。历史地震记录始于公元180年。根据现有资料,截至2004年,共记录到125次M≥4.7级地震,其中M ≥ 5.9级地震68次,M ≥ 6.0级地震18次,M ≥ 7.9级地震9次,M ≥8级地震2次(1920年海原8.5级地震和1927年古浪8级地震)。
该地区有记录的最早地震是公元180年秋天发生在甘肃高泰西部的7.5级地震,在1500年之前只有14次4.75级地震记录。根据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自1561年宁夏中卫7.25级地震以来,六盘山-祁连山地震带已基本完整。从1561年7.25级地震到1709年甘肃中卫7.5级地震的148年间,该地震带共发生4次7级以上地震。从1710年到1919年的209年间,这条地震带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处于相对平静期。以1920年海原8.5级地震为标志,进入下一个活跃期。1920-1934年是大释放时期,发生了4次7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达到8.5级。1954年,再次发生7级和7.25级地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震的频率有所增加,但震级不太高,最高只有6级左右。从1500年以来整个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活跃期和平静期的总体平衡来看,这条地震带存在一个约360年的重复周期。
自1550年以来,六盘山-祁连山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活跃而平静约180年。自1920年以来,它进入了另一个活跃时期。虽然在这个活跃期发生了6次7级以上的地震,但时间只有84年,而且在接下来的100年里它仍将保持活跃。不排除管道运行期间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因此,应将该地震带未来100年的地震活动水平估计为一个活跃期。
2.龙门山地震带
位于六盘山-祁连山地震带的南部,西部是阿尔金-柴达木地震带和巴颜喀拉地震带。它主要包括龙门山和秦岭西段,在大地构造学上是龙门山褶皱带和秦岭褶皱系的一部分。该带属于南北地震带的一段,地震活动相当强烈。它是青藏高原北部地震亚区的主要强震活动带之一。自公元前193年有地震记录以来,该地区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8次,其中5.9级地震85次,6.0级地震31次,7.9级地震9次,8级地震2次(1654年天水8级地震和1879年武都8级地震)。
图3-5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工程沿线地震带分布图
该地区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93年甘肃临洮发生的M ≥ 6.5级地震,但在1604年之前的近1800年间,仅记录到31次M≥4.75级地震。根据完整性分析,自1573年以来龙门山地震带基本完整,自1604年甘肃礼县地震以来6级以上地震基本完整。从1573年岷县6.75级地震到1718年渭南7.5级地震的145年间,共发生6次6.0 ~ 6.9级地震和3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1654年发生在甘肃。从1719年到1878年的159年间,这条地震带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只记录到3次6级地震,处于相对平静期。自1879年文县武都8级地震以来的121年间,先后发生了4次7级以上地震,进入了又一个相对活跃期。考虑到1500年以来整个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活跃期和平静期大致平衡,这条地震带存在一个约300年的重复周期。
自1570年以来,龙门山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活跃而平静约150年。自1879年以来,它进入了另一个活跃期,期间发生了4次7级以上地震,时间过去了120多年。下一个世纪处于活跃期的末期,将转入相对平静期。因此,估计该地震带未来百年的地震活动水平略高于平均地震活动水平是合适的。
3.魏奋地震带
魏奋地震带由魏奋裂谷带的一系列断陷盆地组成。该地区地震活动强烈,是华北地震区主要的强震活动带之一。自公元前2222年有地震记录以来,该地区共发生M≥4.7级地震171次,其中5.0 ~ 5.9级地震97次,6.0 ~ 6.9级地震21次,7.0 ~ 7.9级地震7次,8.9级地震2次。(1556年,这一地区南端的渭河流域发生了华县8.25级地震,1303年发生了洪水。
该地区记录的地震历史悠久,最早的历史地震记录是公元前2222年发生在山西永济周浦的5.5级地震。对该地区1291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资料的研究表明,该地区经历了两个活跃期和一个平静期。具体阶段为:1291年至1337年的活跃期,1338年至1483年的平静期;1484年至1720年是活跃的时期,1721年至1814年是平静的时期。这是自1815年以来的又一个活跃时期。本区地震活动的时间非均匀性和准周期性明显。一般6级以上地震不会发生在平静期,第二活跃期(1484-1720年)6级以上地震年平均发生率为0.06次/a .在1815年以来的这一活跃期内,6级以上地震仅有1次(1815年10月平陆6.75级地震)。考虑到该地区近期频繁发生5级左右地震,未来百年该地区地震活动可能处于较为活跃的阶段。
4.华北平原地震带
呈东北走向分布,南界大致位于襄阳-武汉一线,北靠燕山山脉南侧,西靠太行山东侧,东临辽河-辽东湾坳陷西缘,南接天津市东南部,经济东南部,与播州大红安、麻城地区接壤。该地区最早有记录的地震是公元前1767年的西南偃师6级地震,最大的地震是1679年河北三河平谷8级地震。据统计,该地区共记录到4.7级地震228次,其中5.9级地震113次,6.9级地震30次,7.9级地震5次,8级地震1次。
对该地区1300年以来M ≥ 5地震资料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存在约150 ~ 180年的活跃期和平静期,迄今为止已有两个完整的活跃期和一个平静期。具体阶段为:1480-1679年为活跃期;1680年至1829年这段时期相对平静;从1830年到现在,又是一个活跃期。活动后期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频率相对较高。1966年后,这一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唐山大地震后,虽然华北平原地震带已转向能量剩余释放阶段,但考虑到华北地区近期地震活动情况,以148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估算未来一个世纪的地震活动是合适的。
5.汉水地震带
它呈西北方向分布,包括汉水河和长江中游,位于长江台地之上。本区新构造发育,分带明显。西部大巴山和武当山主要发育西北向断裂,东部和南部主要发育NE-NNE向断裂。断裂规模大,第四纪有不同程度的活动。该地区也是一个中等地震活动区。有记录以来,发生4.75级以上地震49次,5.9级以上地震31次,6.9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震级6.75级。在空之间,地震主要沿东北和西北方向传播。
这一带是中强地震带,最早有记录的地震是公元前143年湖南竹山西南发生的5级地震。自1470年有相对完整的地震资料以来,已经发生了两次大地震。一次是17世纪初,最大的常德地震是1631年的6.75级地震。第二次是在19世纪中期。1856年,四川咸丰大陆坝与黔江之间发生了最大的6.5级地震。这条地震带两次活跃高潮的间隔超过200年,期间发生了7次5级地震。自1856年大地震以来已近150年,发生了多次5级地震。在过去的100年里,只发生过两次5级和5.1级地震。1906年,这是最近一次5级地震。据估计,未来一百年内不排除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因此,为了工程安全起见,我们不应低估下一个世纪的地震活动水平,地震活动参数应根据该地区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水平进行估计。
6.雪峰-武夷山地震带
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扬子地台西侧。新构造时期的地壳运动以整体缓慢抬升为特征,新生代早期沿断裂发育的红色盆地在古近纪末期结束了沉积历史。新近纪和第四纪仅鄱阳湖盆地沉积在继承性坳陷中。浙江沿海也有小型第四纪盆地。断裂在NE向和北北东向最为发育,控制着古近系盆地的发育。晚第三纪以来,这些断层仍有不同程度的活动,但差异活动不明显,小地震常沿断裂带分布。该带是华南地震带中地震活动最弱的一条。据记载,该地区发生过31次M≥4.7级地震,其中M ≥ 5.9级地震13次,历史上没有记录过M ≥ 6级地震。
这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水平不高。历史上有记录的破坏性地震有31次,大多为4.75 ~ 5级。最早的记录是1334年江西乐平以南发生的4.75级地震。自1599年以来,有比较完整的5 ~ 5.75级地震记录,5 ~ 5.75级地震共13次,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819年的贵定5.75级地震。该地区地震的时间分布较为均匀,没有明显的地震平静期和活跃期。自1500年以来,只有两次没有地震的平静期,分别是1521年至1574年和1867年至1925年。该地区平均60年发生一次5.5级以上地震,最近一次地震是1989年四川江北5.4级地震(地震间隔59年)。据估计,该地区的残余应变较小,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地震活动的平均水平可以用来估计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参数。
(b)历史地震对管道段的影响
分析历史地震对管道断面的影响是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而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它是地质环境条件区域背景的重要因素——地壳稳定性。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工程西部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震,因此应考虑这些地震对管道的影响强度。下文将概述沿线重大历史地震的影响。
1125年9月6日,甘肃兰州发生7级地震。
这次地震的震中在兰州地区。据记载,“西河路地震造成数十条裂缝,兰州尤为严重。兰州六城坏,困数百,无仓。山上的植被埋在地下,山下的麦苗在山上。”受损的六个城市可能是阿干镇、东关堡、金城镇、靖宇关、定远镇和兰州河口。本次地震震中烈度为九度,兰州西关镇首站场地影响烈度应达到九度。
1303年9月25日,赵城和洪通发生了8级地震。
地震发生在北东向霍山山前断层沿线,震中烈度为七度。根据记录,超过20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数十万所房屋受损。地面分裂成运河,黑色的沙子和水喷涌而出。
这次地震对太原支线经过的地点影响很大,该地点完全在七度区内,而临汾至介休的管道当时穿过了X度区。风陵渡站的影响强度达到七级,Xi安站和郑州站的影响强度预计达到六级(图3-6)。
图3-6 1303年9月25日洪洞8级地震的等烈度线
1556年2月2日,陕西华县发生8.25级地震。
这次地震史称关中地震。发震构造是NEE走向的华山山前断裂,震中烈度为ⅶ度,83万多人在地震中丧生。这不仅是中国大陆,也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地震。陕西、陕西、河南三省97个县受损,大面积受灾。
本次地震震中烈度为7度,管道经过的大部分地区处于感应区,岐山至三门峡的烈度在7度以上,管道经过的极震区滑县附近的烈度为7度。Xi安站、风陵渡站影响强度达到七级,郑州站达到五级;太原支线基本处于ⅵ-ⅶ度区,闻喜以南至潼关强度为ⅶ度(图3-7)。
图3-7 1556年2月2日滑县8.25级地震的等烈度线。
1654年7月21日,甘肃天水发生8级地震。
地震的震中位于罗家宝和黎里的木门。超过31,000人死亡,村庄被掩埋了近10英里,导致山体滑坡和溺水。47个县市受损,覆盖范围广。
震中烈度达七度,管道经过的站场多在地震影响区。通渭、庄浪南管道穿越当时的ⅶ度区场地烈度大于ⅶ度,场地烈度在宝鸡以西300多公里。兰州站影响强度为V ~ VI级,Xi安站为V级,风陵渡站和郑州站处于敏感区(图3-8)。
1695年5月18日,山西临汾发生7.75级地震。
发震断层是NWW走向的临汾-浮山断层,造成约53,000人死亡,并留下许多地震遗迹。
本次地震的震中烈度达到X度,管道穿过临汾附近当时的七度区,运城北至介休的管道穿过七度区(图3-9)。
1718年6月19日,甘肃潼南发生7.5级地震。
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通渭和甘谷之间,地震发生在一条近南北向的断层上,造成通渭和甘谷两县7万多人死亡。震中烈度达到X度,管道当时经过震中区域,通渭附近场地最大影响烈度为X度;兰州站影响强度为ⅵ度,Xi安站和风陵渡站处于敏感区(图3-10)。
1815年10月23日,山西平陆发生6.75级地震。
发震断层是一条近东西向的断层。山西、河南和陕西省有3万多人死亡,14个县被毁。
震中烈度达到九度,黔阳和岐山以东的管道都在本次地震的影响范围内。穿越ⅶ-ⅷ后,风陵渡站场受影响强度为ⅶ级,干线潼关至洛阳段、太阳南支线风陵渡至闻喜段受影响强度为ⅶ-ⅷ级,xi安、郑州站场均在受影响区域内。
图3-8 1654年7月21日天水南8级地震的等烈度线。
图3-9 1695年5月18日临汾7.75级地震的等烈度线。
图3-10 1718年6月19日渭南7.5级地震的等烈度线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发生8.5级地震。
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大陆人口密集地区发生的最大地震,其影响范围从西部的甘肃玉门到东部的上海。地震带上的海原、西吉、固原等县被摧毁,造成20多万人死亡,山体滑坡和地裂缝等地震遗迹今天仍然存在。
震中烈度达到度,大部分管道都在地震影响区。巩义以西穿越场地的管道比VI(包括太源支线)影响更大,定西至张家川的场地高达VIII:兰州站为VII,xi安和风陵渡站为VI,郑州站为V(图3-11)。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工程兰州-郑州段和山西支线地震活动强烈,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和明显的条带状分布。西北地震活动带主要在西部的青藏地震带,东北地震带主要在东部的华北地震带。现代中小地震与仪器记录的历史破坏性地震之间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历史地震和现代中小地震的集中活动区很可能是未来强震的主要发生地。但郑州至长沙段地震活动较弱,历史上未记录到7级以上地震。最大的地震是1631年的常德地震,震级为6.75级。空之间的地震分布总体呈平面状,局部地震分布呈西北、东北或南北走向,规模较小。自1970年以来,仪器记录的小地震也分散在南方,北方的数量明显多于南方。
图3-111920年12月16日海原8.5级地震等烈度线。
③管道沿线地震区划
根据2001年编制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编制了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工程沿线50年超越10%概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图3-12)。
据粗略统计,水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的管道工程总长度为1825km,即工程设防长度占管道总长度的61.14%,几乎全部分布在兰州-郑州段和山西支线干线段(表3-4)。显然,工程抗震设防的形势更加严峻。
表3-4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工程峰值加速度统计表
图3-12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工程沿线50年超越概率10%水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
甘肃有多少城市属于地震带?
甘肃是中国两大地震带经过的地方。
一条是近东西走向的“祁连山地震带”。上世纪以来,先后发生了1920年海原8.1级地震、1927年古浪8.1级地震和1923年昌马8.1级地震。1954年,山丹发生7级地震。1/4和民勤7级地震。1/4.在更早的历史上,还有其他7级或以上的地震。但1954年以后,地震活动强度明显减弱。6级以上的地震很少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也有一些。
另一条是甘肃东部“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南北走向。历史上,天水南部曾在1654年发生过8级地震,M = 7。1718年通渭5次,1879年武都8次。最近只发生了一些5-6级的中等地震。
因此,我省也是我国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之一。
第三,地震可以预防吗?中国地震预报的现状如何?
地震是自然灾害,其中一些是人类无法抗拒的。但是地震是可以预防的,通过预防地震可以将灾害的程度降到最低。做好防震准备无非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做好地震预报;二是做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即建造坚固的房屋。
地震预测目前还不够,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中国,1966年邢台地震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特定地区的某种类型的地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75年2月4日的海城7.3级地震,这场地震仅造成1300人死亡。专家预测,如果地震没有被预测到,将有超过10万人死亡。近30年来,我们成功预测了20多次地震,如2003年云南大姚6.2级地震和甘肃民乐6.1级地震,取得了一定的减灾效益。
然而,与实际次数相比,成功预测的概率仍然很低。目前我们能做的有效减灾预报是10%左右。中长期年度预测的水平稍高一些,约为20%至30%。但这些也主要是5-6级的中等地震。7级以上地震的预测成功率更低。因此,地震预测要想通过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介绍了甘肃地震带分布图。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网站的内容。别忘了搜索更多信息和甘肃地震带分布图。